长寿镇“群众身边的好党员”系列报道(三):四十年垒砌“民心砖”的银发传承者
2025-07-03 09:07:04          来源:平江县长寿镇 | 编辑:李自立 | 作者:刘顺          浏览量:10534

走进付坪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老头”揣着个磨破边的笔记本,慢悠悠地在走村串户、问长问短——他就是67岁的老党员方继明。在这个破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的,全是村民们的家长里短,譬如:谁家屋顶漏雨、哪条水渠堵塞、哪个孩子要上学……这个“小老头”用最实在的行动,在付坪村的这片土地上,写下了“共产党员”四个字的分量。

危房改建中的“攻坚者”

用执着筑牢教育根基


1998年,付坪村小学因年久失修,土墙开裂、屋顶漏雨,学生教室成了危房,孩子们只能挪到村内祠堂上课。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方继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成了他的行动指南。为争取到教育局的扶持资金,方继明多次到教育局蹲守,向局领导汇报学校的特殊情况;为说服乡贤捐款,他带着手绘的学校改造图上门12次。2个月的时间,方继明揣着账本跑遍了县城20多家单位。资金到账后,他又亲自参与了学校工程建设,带领村民一起历时8个月,将破旧危房改建成了焕然一新的标准教学楼。如今,走进付坪村小学,仍能看到方继明当年亲手砌的砖墙上刻着的“育人”二字,“琅琅书声”正是他给孩子们留下的最厚重的礼物。



矛盾调解中的“和事佬”

用耐心织密和谐网络


2024 年 3 月,村民王某和李某因建房地界纠纷,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在家养伤的方继明得知后,拄着拐杖挨家走访。他先是来到村委会,翻出 30 年前的土地管理台账,随后又带着卷尺,实地丈量。最终发现:争议地块面积仅为0.3分。“巴掌大的地方,至于让两户邻里成为仇人吗?”他感叹道。之后三天,他每天到两家人家中走访,拉家常,诉说两家祖辈互帮互助的往事,并用“六尺巷”的故事劝说双方,作为邻居应当和睦相处的道理。最后,他还自掏腰包,买来水泥,帮两家竖立界碑,划清地界。如今,王、李两家在他调解下重拾和睦,还一起在界碑旁种了棵“和解树”。“老书记说话,我们信服。”这是村民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征地一线的“宣传员”

用情怀架起信任桥梁


2024年,长寿镇派出所扩建征地,部分村民因补偿标准问题,抵触情绪强烈。方继明主动找到支村两委:“我是老党员,让我去做工作。”他挨家挨户发放自己手写的政策解读单,给村民算“长远账”。“派出所建在这里,咱们村治安好了,孙子孙女放学不是更安全吗?”方继明说。遇到不理解的村民,方继明就搬个小马扎,坐到村民家门口,与村民聊到深夜。有独居老人担心征地后没地方种菜,他便带着老人来到村集体预留的菜地选位置,并帮老人翻土施肥。在方继明的努力下,派出所扩建征地工作比规划时间提前了15天完成。当施工队伍进场时,那位担心没地方种菜的独居老人还特意给施工队员送去了自己种的西红柿。“老书记的话,比喇叭还管用。”付坪村现任支村两委纷纷感慨道。

“我胸前这枚党徽是年轻时我父亲给我别上的,这辈子我都要让它亮堂堂的。只要还走得动,我就要为党站好岗。”方继明说。在付坪村,“老书记”调解纠纷的老槐树、改建教学楼、带头征地的故事,都成了当地的党课教材,它蕴含的红色基因,将在付坪村的土地上代代传承。


责编:李自立

来源:平江县长寿镇

  下载APP